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实施四大战略,培强四大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优化种养业结构为主线,以特色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健康养殖业,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农牧业执法力度,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全县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㈠农业目标任务
1、农业产值及农民收入:2015年,全县农业产值由2008年的9.4亿元增加到12.5亿元,增长33%;全县农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由2008年的900元增加到1200元,增长33.3%。
2、良种普及率及农产品产销率:2015年,全县良种覆盖率由2008年的95%增加到100%。农作物主推优良品种达到60个。蔬菜产销率达到95%以上,其中加工销售率达到50%以上;马铃薯产销率达到90%以上,其中深加工达到30%以上;甜菜产销率、加工率均达到100%;莜麦深加工达到80%以上。
㈡畜牧业目标任务
到2015年,全县牧业产值由2008年的13.6亿元增加到17.5亿元,增长28.7%。农民人均牧业收入由2008年的900元增加到1300元,增长44%。
肉类总产量:由2008年3.7万吨增加到5万吨,增长35%。
禽蛋总产量:由2008年6702吨增加到9550吨,增长42.5%。
牛奶总产量:由2008年17万吨增加到36万吨,增长111.8%。
到2015年,全县牛发展到19万头,奶牛发展到10万头,肉牛发展到9万头,羊发展到55万只,猪发展到45万口,鸡发展到110万只,兔发展到54万只。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调整优化种养业结构,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并坚持龙头企业和种养业基地同步发展,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
2、坚持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健康养殖业的原则。
3、加快科技创新原则,加速推广种养业名、特、新、优品种和高产高效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增加经济效益。
4、坚持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原则,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
5、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快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6、坚持加大农牧业执法力度和农畜产品检验检测力度,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原则。
四、重点工作
(一)大力实施良种工程,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发展
要加速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首先必须大力实施良种工程。
一是抓好农作物良种工程,积极从国内外科研单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取代当地退化良种。小麦主要推广中水肥、中熟品种“小山2134”,中、早熟、水旱兼用型品种“坝优5号”,中晚熟、旱地春小麦新品系“坝农一号”;莜麦主要推广坝莜系列优种,重点是早熟品种“坝莜六号”、中熟品种“坝莜一号”、中晚熟品种“坝莜三号”;脱毒马铃薯主要推广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中薯2号、3号、5号、郑薯5号,中熟品种克新一号、大西洋、夏波蒂,晚熟品种“冀张薯八号”、“坝薯十号”、“荷十四”、“晋薯七号”;亚麻主要推广“坝亚12号”等中熟的坝亚系列品种和早熟品种“坝选3号”。豆类、甜菜、蔬菜、青玉米都要推广名、优、新、特品种。
二是抓好畜禽改良工程,淘汰退化、土劣畜种,推广新优品种。到2015年,奶牛良种率要达到75%,肉牛和肉羊良种率要达到85%,猪、禽、兔良种率要达到95%以上。
首先要抓好奶牛优质冻精改良配种工作。到2015年,全县奶牛优种冻精配种覆盖率要达到100%。
肉牛要以本地黄牛为母本,以夏洛莱、利木赞、西门塔尔、海福特等肉用种公牛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培育出生长快、增重快、肉质好,具有张北特色的高档肉牛。
肉羊要以小尾寒羊为母本,以无角道塞特、德美种公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以培育出产羔多、生长快、肉质好,易舍饲、具有张北特色的商品肉用羊。
生猪养殖要推广二元杂交母猪和三元杂交瘦肉型猪。
蛋鸡养殖要积极引进高产种用蛋鸡罗曼褐壳蛋鸡、海赛克斯褐壳蛋鸡等为父本对本地母鸡进行杂交改良,到2015年全部实现良种化。
特种养殖重点发展獭兔、兰狐、貉、鹿等其它特种动物。
为实施好良种工程,建议国家和省加大农作物良种补贴和牲畜冻精补贴、良种补贴力度。
(二)突出发展八大产业,推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继续培强蔬菜产业。蔬菜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效益。2015年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要稳定在18万亩,单产水平由2008年的3854公斤提高到5000公斤,总产由69万吨增加到90万吨,分别增长29.7%、30.4%。根据我县水资源缺乏现状,蔬菜种植要重点推广节水高效种植技术。并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加工、储藏、保鲜、包装、配送等项目,开发净菜、精品菜、速冻菜、小包装菜等,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加工增值。到2015年,在县城建成年经营额2亿元以上的蔬菜批发市场2个,发展年经营量3万吨以上的蔬菜经纪公司12家左右,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的出口型蔬菜加工企业5家,建成蔬菜贮藏、加工、配送一体化加工企业8家。同时,加强以恒温库建设为重点的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在现已建成40座恒温库的基础上,在小二台、战海、三号、馒头营、油篓沟等蔬菜重点产区再新建10座恒温库,实现交易、中转、贮藏、加工配套服务。到2015年,蔬菜年吞吐能力达到20亿公斤,年加工能力达到10亿公斤,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
2、大力提升甜菜产业。甜菜既要扩大面积,又要提高产量。2015年,全县甜菜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14万亩扩大到18万亩,平均亩产由2008年的2.58吨提高到3.5吨,总产由36万吨增加到63万吨,分别增长16.3%、52.8%。为发展甜菜产业,博天糖业有限公司、河北马利食品有限公司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进产业化进程,实现规模效益型发展。到2015年,博天糖业有限公司要通过技改扩模和滚动发展,榨期加工甜菜能力突破100万吨,博天糖业、河北马利两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上交税金1亿元。要加快基地建设,除县内18万亩种植面积外,还要加快发展周边县区和内蒙甜菜种植,增加科技含量。到2015年,博天糖业有限公司甜菜种植基地面积要发展到30万亩,甜菜产量达到100万吨,加上甜菜加工等相关产业,甜菜产业化经营额达到29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甜菜销售收入由2008年的190元增到300元以上。
3、不断壮大马铃薯产业。马铃薯同样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2015年前,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要保持在35万亩,平均亩产要由2008年的166公斤(折主粮)提高到200公斤,总产由5.8万吨增加到7万吨,分别增长20.5%、20.7%。为壮大马铃薯产业,必须坚持走产、加、销、育、繁、推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力争把张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一是要重点发展薯块形状好,还原糖含量低,淀粉含量高,耐贮藏的加工型品种,达到早、中、晚熟品种相配套,种薯型、食用型、加工型品种相结合,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二是要加强种薯质量监督管理,建立种薯质量检测、监督机构,全面提高种薯质量,增强种薯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要继续推广起垄栽培、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等综合配套增产技术。四是要大力培育农村流通组织,发展民间运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渠道、多形式搞活流通。五是要抓住原料充足、交通便利等优势,在扩大现有初加工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以燕北薯业总投资1.8亿元的马铃薯全粉加工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马铃薯加工企业,以促进马铃薯生产经营,解决销售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4、注重发展莜麦产业。2015年前,全县莜麦种植面积要稳定在2008年的26万亩,通过推广“肥、根、水共济低耗高效增产技术”,大幅度提高莜麦产量。平均亩产由2008年的65公斤提高到100公斤,总产由1.69万吨增加到2.6万吨要,分别增长53.8%、53.8%。要加快莜麦产品的系列开发,进一步加大莜麦面粉、精粉以及莜麦方便面、莜麦片、莜麦锅巴、莜麦面茶等保健方便食品加工企业力度,以此带动莜麦产业的发展。到2015年,全县莜麦产品年加工能力由2008年的1.5万吨猛增到5万吨,莜麦产品年销售总收入由1.5亿元突破3亿元以上。
5、突出发展奶牛产业。近年来,我县奶业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主导产业。全县奶业生产已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养殖、销售、加工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我县畜牧业经济中的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奶牛生产一度下滑,形势不容乐观。为了突出发展奶牛产业,必须理清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一是抓好奶牛规模化养殖。坚决取缔散养,积极促进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变。2008年以来,我县把奶牛规模化养殖作为推进奶产业稳步发展的重点。到2015年,全县奶牛规模养殖场由2008年的7个增加到70个,存栏奶牛由0.1万头增加到10万头,分别增长9倍、99倍。二是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重点支持我县宏鹿、宏冠、鹿源、张北乳业等现有四家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优惠条件,积极吸引伊利、三元等大型企业到我县投资办厂,充分引导和鼓励乳品加工企业实现鲜奶收购、加工一体化经营,带动奶牛规模化养殖顺利进行。三是加强奶站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乳品加工企业采取自建、买断、租赁、托管等形式对奶站进行规范化经营管理,确保鲜奶在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使规模养殖场与乳品企业建立直接联系,减少鲜奶收购环节,推动奶牛规模养殖健康发展。
6、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到2015年,全县肉牛发展到9万头,存栏5万头,出栏4万头。出栏一头肉牛可获纯利润1000元。到2015年,全县牛肉加工企业由2008年的2家发展到6家,年加工能力由1000吨增加到3000吨,年销售收入由2000万元增加到6000万元。生产的“顶牛牌”牛肉成为国内外驰名商品,远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
7、发展特色肉羊产业。我县所产羊肉营养丰富,肉质鲜嫩,是典型的无公害绿色生态食品。到2015年,全县肉羊要发展到55万只,每头肉羊总收入达350元以上,全县肉羊总收入可达19250万元。到2015年,全县羊肉加工企业由2008年的13家发展到20家,年加工能力由1.2万吨增加到2万吨,年羊肉销售收入由3.2亿元增加到5.4亿元。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远销到阿联酋、约旦等中东国家和地区。
8、快速增长肉猪产业。随着国家各项鼓励生猪生产和保障供应政策的落实以及市场行情的推动,生猪养殖快速增长。到2015年,全县肉猪要发展到45万头,其中出栏20万头,平均每头商品猪获利510元,全县肉猪销售纯收入可达10200万元。全县定点屠宰加工厂由2008年的1家发展到5家,年加工能力由3000吨增加到1.5万吨,年销售收入6300万元增加到31500万元。
(三)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发展设施农业,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县设施农业发展的重点有两项:一是设施蔬菜生产。主要是发展周年生产4-5茬菜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和大、中、小棚蔬菜。“十二五”期间,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要由2009年的2000多亩发展到2万亩,效益增加9倍以上。二是食用菌生产。“十二五”期间,要把食用菌生产作为一项新型产业大力发展。全县高标准大棚食用菌栽培面积要由2009年的3万平方米发展到30万平方米,年生产白灵菇、杏鲍菇、双孢菇等食用菌数量由30万斤增加到300万斤,年销售收入由120万元增加到1200万元,效益增加9倍以上。建议国家和省出台发展设施农业的优惠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四)大力抓好循环养殖业,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循环养殖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循环养殖业的重点内容是:
1、发展舍饲养殖。发展舍饲养殖是恢复草场植被、实现草畜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发展舍饲养殖必须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实现圈舍标准化,给牲畜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后续产业”实施项目,到2015年,全县奶牛规模养殖场圈舍建设面积由2009年的6万平方米增加到50万平米。二是要发展人工种草,搞好饲草饲料加工,切实解决牲畜饲草来源。首先,继续实施好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生态工程,加快草场植被的恢复;其次,加大青玉米等当年生的饲草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第三,积极开展青贮、微贮、草粉加工等多种渠道解决饲草;第四,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甜菜渣、酒糟、豆腐渣、山药淀粉渣子)等,增加家畜饲草饲料来源。
2、发展规模养殖。以奶牛、肉牛、肉羊、肉猪为重点,实现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节约化。重点搞好规模养殖场和现代化牧场设施建设、挤奶站建设等。到2015年,奶牛、肉牛、肉羊、肉猪规模养殖场分别达到70个、30个、70个、30个
3、发展循环养殖。“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发展要走种草养畜、以草兴牧——圈肥养地、以牧促农——秸草利用、以农养牧的循环养殖路子。
(五)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围绕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布病、猪瘟等五大疫病,我县以强制免疫为基础,积极推行程序免疫,加强免疫监测,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确保实现“力争疫情不发生,确保有疫不扩散”的防控目标。
一是要强化基础免疫,积极推行程序免疫。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继续实行“五强化两强制”的综合防治措施,散养畜禽每年春秋两次强制免疫和平时免疫补针相结合,规模养殖场全面推行程序免疫,确保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猪蓝耳病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100%。
二是搞好动物疫情测报,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充分发挥县兽医实验室和动物疫情测报站的作用,加大免疫效果和疫情监测力度,加强饲养场监督管理,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和水平。同时要以村、规模养殖场为基本单元,设立疫情报告观察员,以基础兽医站和动物防检监督分站为疫情报告点,开展信息搜集、流行病调查工作。
三是要不断完善各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确保应急指挥、应急物质、应急队伍“三到位”,开展扑灭重大动物疫病模拟演练,一旦发生疫情,确保把疫情扑灭在疫点上。
(六)加大农牧业执法力度,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我县在2010年建立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积极配合省市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做好蔬菜、肉类、牛奶、禽蛋、饲料等抽样和检测工作,做到批批检测,严把产地准入关,确保万无一失。要进一步严格农牧业执法工作,全面禁止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上的使用,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进一步加大对经营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和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违禁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的查处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加大兽药、饲料添加剂投入品及肉类检疫监管力度,广泛宣传,彻底清查,坚决打假,规范经营行为,净化农畜产品市场,做到不合格农畜产品不上市,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七)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立县步伐
一是由于小康建设需要,农民工进城数量逐年增加,土地闲置面积越来越大,急需解决农民吃饭问题;二是恢复退化的草场植被需要退耕还草,投入资金大量种草,继续搞好环京津风沙源治理生态保护工程;三是鉴于坝上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尽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四是针对坝上地区生态脆弱的现状,建议国家和省给予生态补偿,加快生态立县步伐。
(八)抓好农机管理工作,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随着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加大,我局对农机管理工作的力度也随之加大,从而推动全县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一是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根据国家每年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我局农机管理部门要按群众申请,认真签订购机协议、组织群众购机,及时将农业机械投入到备耕春播生产中。二是抓好农机管理工作。重点请厂家技术人员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检修,对驾驶员进行技术培训,对新购的联合收割机上牌办证,旧的进行年检,为原来使用拖拉机车牌的联合收割机更换专用车牌。三是抓好农机监理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农机事故安全排查工作,迅速清除“黑车非驾”现象,努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登记率和驾驶操作人员的持证率。通过抓好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具检修保养、加强农机管理工作,进一步扩大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到2015年,全县机耕、机播面积要占到耕地面积的的80%以上,机收面积要占到总播面积的30%以上。
(九)加快发展后续产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坝上地区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必须加快发展后续产业。目前中央已有政策规定,我县也已制定了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奶牛规模养殖场圈舍建设等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主要是建议国家和省针对坝上地区贫困的现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十)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积极推进项目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局在继续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奶牛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立足我县资源优势,积极谋划申报一批重点项目,加大跑部进京、跑省进厅力度,卓有成效地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为全县农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从2010年起到2015年,计划申报的农牧业重点项目有8个,总投资5.11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4.1亿元,自筹1亿元。一是优质粮食工程建设项目2.41亿元;二是高效节水喷灌工程建设项目1200万元;三是优质甜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300万元;四是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项目1500万元;五是优质油料工程建设项目5500万元;六是奶牛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2100万元;七是饲草饲料加工建设项目1400.3万元;八是奶牛循环经济建设项目1.5亿元(详见附表)。
五、保障措施
为实现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
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同本县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分类指导,明确发展思路和重点,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并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使农牧业发展规划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计出力。
(二)加强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紧紧抓住我县被列为河北省扩权县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立足本县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向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同时,积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广泛吸引国内外客商来我县投资,以增强我县农业的发展后劲。同时,我县农业职能部门及各乡镇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和金融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切实推进我县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
要以优势农畜产品重点基地建设和农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我县特色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实现特色产业的不断提升。
(四)培强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在继续抓好博天糖业、河北马利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技改扩模的同时,重点抓好我市燕北薯业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8亿元的马铃薯全粉加工、项目和唐山通达公司投资1.2亿元的京北错季蔬菜城以及乳制品加工、肉食品加工和饲草饲料加工企业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我县资源优势,大力抓好蔬菜、甜菜、马铃薯、莜麦、奶牛、肉牛、肉羊、肉猪等优势种养基地建设,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不断延伸甜菜、蔬菜、马铃薯、莜麦、牛奶、肉食品等特色产业链条,实现加工、增值,提高特色产业的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加强技术培训,加快科技创新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人。要加快科技创新,一是要采取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二是要坚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三是要实行国家、地方、群众三结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四是要加快种养性名、特、新、优品种和高产、高效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五是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发挥最佳科技效益。
(六)认真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牧业健康发展
各乡镇要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对发展畜牧业的各项扶持政策,特别要落实好农作物良种推广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奶牛和生猪养殖的各项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确保种养业户得到实惠。要按照各项惠农政策要求,积极推进品种改良、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快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要积极鼓励、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户收入。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大力支持。
来源 ;中国张北新闻网